統一超商永續官網

重大主題與企業價值

企業之永續重大主題若與營運模式相關,則可能影響公司營運成本及收入,或造成風險。有鑑於此,統一超商辨別出對於自身長期價值創造影響最大的前三大重大主題,逐一實施減緩措施、訂定追蹤目標,並將相關績效連結至高階主管薪酬,以確保公司內部對此投入充足管理資源,並納入重要決策考量。

 

重大主題 氣候變遷 剩食管理 包裝包材管理
議題說明 氣候變遷將導致極端天氣事件、平均氣溫上升,影響營運穩定性及銷售趨勢,並連帶影響營收及提升營運成本。 剩食是糧食生產中使用的資源的損失,包括土地、水、能源等,也可能產生糧食安全問題。 塑膠的不當使用與管理,塑膠垃圾對陸域、海洋生態的威脅,以及處置過程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視。
如何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 統一超商依據TCFD框架評估氣自身氣候風險與機會,其中「極端天氣事件嚴重程度提高與平均氣溫上升」為重大風險。

極端天氣事件,如豪雨災害導致門市無法營運,將造成門市設備及產品毀損,將造成營收損失及增加修復成本。此風險已於2024年實際發生,受山陀兒颱風影響,部分門市因強降雨發生淹水,導致設備受損,進而造成一定程度之財務影響。

此外,平均氣溫上升影響季節性商品銷量,使夏季商品銷量增加、秋冬季商品銷量下降;而溫度持續上升也會使空調/ 冰箱耗能需求增加,導致營業成本(電費)上升。
剩食管理議題與公司營運成本管控有關,例如:若能減少生產過程的鮮食原料浪費,提升生產效率,能減少投入之原物料成本;此外,透過精確計算消費者對門市食品之需求,亦能避免投入多餘的生產成本,並連帶減少後續剩食報廢成本。 包裝包材管理議題亦與公司營運風險與機會有關,例如:若違反國內網際網路購物包裝限制政策,可能導致裁罰;重新設計產品包裝減少塑膠用量可減少營運成本;若未及時導入認證紙材質及再生塑膠,可能有損品牌聲譽,導致客戶消費選擇改變。
減緩措施 1.設置防災設施:
訂有「低窪地區門市防水閘門及矮牆施工規範」,以降低淹水風險。

2.建立預警系統:
設置「天氣情報配信」系統,即時向門市發送天氣、淹水警訊,提升應變時間。

3.強化應變與保險:
訂有風險緊急應變流程,規範物流配送調配機制,並投保門市天災產物保險。

4.節能措施:
因應氣溫上升,導入門市與總部節能措施,優化能源使用效率。
1.工廠剩食監控:
12家專屬代工廠每月回報剩食重量與營收金額,掌握生產損耗。

2.生產流程優化:
將預估生產改為接單生產,提升精準度;集中生產各品項,減少原料浪費;生產前進行二次原料預估調整,避免備料過多。統一超商2024年工廠生產損耗(每百萬元營收之食廢金額)較2019年基期下降47.58%。

3.剩食再利用:
格外品轉為員工餐或由員工認購,降低浪費。
1.產品包裝減塑:
2024年9月推出「100%再生PE塑膠購物袋」,月銷530萬個,每月減少50.0噸原生塑膠使用。同年擴大導入紙餐盒,全年減少約91.37噸塑膠。2025年預計推出特大版購物袋,每月可再減少24.4噸新料使用。

2.門市服務減塑:
配合環境部規範,門市落實「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並改用輕量鮮食餐具。門市導入製冰機以減少袋冰使用,2024年共導入3,952台,全年減少1.063億個塑膠包裝袋,減塑約212.5噸一次性塑膠。

3.推動循環杯使用:
鼓勵消費者自帶環保杯或租借循環杯,自2022年起建置「OPEN iECO循環杯租借系統」。截至2024年,循環杯租借據點達2,531店,覆蓋全國店數35%,優於法規要求。
目標設定 「氣候變遷」之衡量指標,包含以下:
1.門市用電密集度(EUI)值較前一年減少 0.5%
2.直接(範疇一)與間接(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相較前一年減少占比1.5%

更多短期目標(2025年)、中長期目標請詳永續報告書Ch4永續目標管理進程
「剩食管理」之衡量指標,包含以下:
1.剩食總產生重量11,241噸
2.剩食再利用重量5,875噸
3.年度剩食廢棄量與減量比例(基準2019年) 5,366噸,較基準年減少39.9%

有關短期目標(2025年)、中長期目標請詳永續報告書Ch4永續目標管理進程
「包裝包材管理」之衡量指標,包含以下:
1.一次性塑膠占比18%
2.自帶杯占比21%
3.循環租用杯導入門市家數2,500店

有關短期目標(2025年)、中長期目標請詳永續報告書CH4永續目標管理進程
目標年份 2025 Fiscal Year 2025 Fiscal Year 2025 Fiscal Year
績效進展(註)

註:有關2024年達標情形,請詳永續報告書CH4永續目標管理進程

「氣候變遷」之2024年績效分別如下:

1.門市用電密集度(EUI)值較前一年減少 0.5%: 門市用電密集度(EUI)值較前一年增加5.75%
2.直接(範疇一)與間接(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相較前一年減少占比:相較前一年增加1.76%
「剩食管理」之2024年績效分別如下:

1.剩食總產生重量:12,496噸
2.剩食再利用重量:9,279噸
3.年度剩食廢棄量與減量比例(基準2019年):3,216噸,較基準年減少76%
「包裝包材管理」之2024年績效分別如下:

1.一次性塑膠占比:20.96%
2.自帶杯占比:20.91%
3.循環租用杯導入門市店數:2,531店
高階主管薪酬連結情形 統一超商高階主管(包含總經理、協理、群主管與副群主管)之薪酬受績效評估影響,績效評估中設有永續發展績效指標,其中氣候變遷議題占績效評估總分之2.5%。
氣候變遷績效納入評估之項目如下:
直接(範疇一)與間接(範疇二)溫室氣體排放強度相較前一年減少占比
統一超商高階主管(包含總經理、協理、群主管與副群主管)之薪酬受績效評估影響,績效評估中設有永續發展績效指標,其中剩食管理議題占績效評估總分之2.5%。
剩食管理績效納入評估之項目如下:
年度剩食廢棄量與減量比例(基準2019年)
統一超商高階主管(包含總經理、協理、群主管與副群主管)之薪酬受績效評估影響,績效評估中設有永續發展績效指標,其中包裝包材管理議題占績效評估總分之2.5%。
包裝包材管理績效納入評估之項目如下:
一次性使用其他塑膠占比

 

永續分類標準

除追蹤重大永續主題之績效與進展,統一超商亦自願依循歐盟永續分類標準(EU Taxonomy Regulation)之永續經濟活動方式,盤點相關營運項目及財務數據(營業收入、資本支出、營業費用),並逐項說明與歐盟永續分類標準之符合性(相關),以進一步了解自身營運創造之永續價值,並同時響應國際倡議。
歐盟永續分類標準是一套由歐盟設計的分類系統,並建立對環境永續性的經濟活動清單,而台灣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參酌歐盟永續分類標準,就產業發展及法規制度,尚在研議訂定臺版永續分類標準中。

 

單位:新台幣佰萬元

歐盟永續分類標準 2024年個體營業收入 2024年個體資本支出 2024年個體營業費用
金額 占比 金額 占比 金額 占比
永續分類相關 12,107 5.75% 1,544 23.83% 543 0.84%
永續分類不相關 198,598 94.25% 4,935 76.17% 63,927 99.16%

 

歐盟永續分類標準 超商之營運項目 內容說明 2024年個體營業收入 2024年個體資本支出 2024年個體營業費用
金額 金額 金額
產品即服務和其他循環使用及結果導向的服務模式 OPEN iECO 循環杯服務/自帶杯 OPEN iECO循環杯租借系統透過創新商業模式和便利的科技應用,致力減少一次性紙杯使用,促進資源循環利用,2024年已超過2,000家門市提供循環杯服務,鼓勵消費者參與環保行動,為環境永續做出貢獻。 3,858 12 491
為再利用或產品生命終期準備 i 珍食 統一超商致力於減少食物浪費的問題,透過未到期的鮮食優惠,吸引消費者選購近效的鮮食產品,2024年透過i珍食共避免約1萬噸剩食產生,此外,亦執行鮮食效期延長的計畫,運用新技術延長鮮食類商品的效期,如使用高溫後殺設備與特殊材質封膜,以減少庫存過多所造成的食物浪費。 3,277 3 7
保育(包括恢復)棲息地、生態系和物種 低碳產品 研發「低碳植米」利用創新農業生技培育,藉由系統化大數據庫分析、以益生菌加有機質肥料於水稻灌溉,強化水稻根系,活化農田生態系的永續環境農法,顛覆以往傳統灌溉栽培方式,種植過程較一般水稻可省下30%的用水量,以守護地球資源方式生產民生食糧。 2,193 NA NA
塑膠包裝製品生產 採用 rPET 食品容器產品 統一超商持續擴大使用回收材料之再生塑膠原料(Recycled PET, rPET)。我們將其運用在生鮮沙拉、手卷包裝,並逐步轉換門市購物袋的材質,已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2024年使用回收材料重量為9,276.04公噸。 1,491 12
公路貨運服務 與配客嘉/橘子RE‑BAG 循環物流袋合作,推動循環包材回收站服務 利用科技物流串聯,完成一站式寄件/收件/回收等流程,除解決回收站服務據點零星、人工回收耗時費力等痛點外,亦能減少包材量達0.0193公噸,對於轉型至循環經濟(物料循環重複使用)產生貢獻。 1,202
生物垃圾堆肥 「永續農場」循環再生計畫 將契作農作物採收後,使用於超商門市鮮食配菜或於門市新鮮販售,其中回收咖啡渣約1噸、回收廚餘約4噸皆轉換成肥料使用於契作田,用於生產香蕉(約20萬根)、玉米(1萬根)及新鮮高麗菜(2.4萬顆)製成鮮食餐盒,對於轉型至循環經濟(物料循環重複使用)產生貢獻 80 0.20
既有建築改造 Remodel門市 門市之屋頂採用隔熱建材、安裝排風球,並搭配節能風扇、變頻冷氣等,多管齊下節能省電。透過多方的環保作法,2023年較2022年平均一家門市減少15,047度(年度共減少6,635,581度),對於氣候變遷減緩(提升建築能源效率)產生貢獻,2024年門市導入115店風除室,年度減少預計3233838度,過去輕量化工法已成熟,全國REMO皆使用REMO輕量化工法,截至11月份REMO門市共計293店、總廢棄物節省:2243.33噸、 總節省拆除費用:5,396萬元、總節省碳排放量:5427.66噸。 NA 1,342,813,960
節能設備的安裝、維護和修理 門市節能設備改造 引進具有日本專利的9段式壓克力招牌搭配LED燈具,縮減照明範圍、一年招牌照明用電節省超過40%的用電量,搭載GPS感光監測系統,會依循照明度、早晚、甚至季節自動調節,更可透過店長的手機APP遠端遙控門市燈光色溫,進一步監控門市耗電量,對於氣候變遷減緩(提升建築能源效率)產生貢獻。2024年3月導入R32新型冷媒空調,GWP<1500,比過去R410冷媒減少暖化指數1413,導入OSC優化DC馬達,每台節省162度/月,優化8HP主機,每台節省791度/月,導入新型賣場LED燈具,一盞節省13度/月,導入新型招牌LED燈,一盞節省13.6度/月,省電器每店節省1174度/月> NA 187,036,515
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安裝、維護和修理 門市電動車充電樁、電動機車換電站 統一超商亞萬門市與台泥合作,成為全台第一個導入綠電加儲能做為不斷電系統(UPS)的超商,2024年度共產生2541度綠電,約減排1.258噸CO2e;此外,統一超商透過與充電服務商合作,積極推出門市充電樁服務,推動電動汽車充電服務便利化、普及化,2024年度共提供423,632度電予電動車,減碳約209.698噸CO2e。> 5
創意、藝術和娛樂活動 超商辦理宣傳氣候變遷轉型相關議題的活動 統一超商響應國際倡議組織或政府計畫政策,與多元利害關係人共同展開倡議,透過舉辦ESG結合創意、藝術和娛樂活動,或積極參與論壇、博覽會等活動,攜手加盟主、員工、政府、媒體、NPO、公協會、顧客、社區與供應商,2024年作法包括參與亞太永續博覽會、天下雜誌SDGs國際論壇、今周刊自綠生活節、聯合報超橘派對等合作與媒體倡議活動,以及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透過青年深根計畫、7‑ELEVEN把愛找回來的公益募款行動與作為,全年線上線下共觸及超過2,500萬人次。希望藉由統一超商持續不斷永續活動的推展與宣傳,邀請消費者實際參與體驗於日常生活中實踐永續,確實落實「地球永續 你我日常」的精神,擴大永續社會影響力。 NA 18.90
教育 超商辦理教育氣候變遷轉型相關議題的活動 統一超商攜手政府、NPO及公協會組織推動「食農教育、生產履歷及減碳惜食」議題教育;並與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推動「閱讀勵學計畫」填補教育場域教材不足情況及提升孩童閱讀動力;更透過「永續產學合作」計畫推廣「惜食管理、循環經濟、低碳產品或服務、永續消費與永續認證」等議題教育。 NA NA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