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商永續官網

生物多樣性

在全球化與都市化迅速發展的當下,連鎖便利商店已是大眾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統一超商清楚了解到我們的價值鏈活動除了會對自然產生影響之外,也對自然資源有著高度的依賴,因此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是統一超商對於環境責任的體現,更是我們實踐永續發展的關鍵。
統一超商自2022年便通過生物多樣性保護及零毀林承諾,承諾所有營運據點與供應鏈皆遵循「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零毀林」政策。相關政策請詳見「永續管理相關政策及文件」

 

 

「生物多樣性政策」與「零毀林」承諾
項目 生物多樣性 零毀林
範圍 營運據點與供應商
目標年 2025年完成流程建置與盤點可量化之影響程度。 2025年完成流程建置與盤點可量化之影響程度。
2050年達成正面淨值效應。 2035年達成零淨砍伐。
2050年達成零總砍伐。
執行 承諾將於制度內加入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 承諾將制度內加入零毀林檢核機制。
原則 依循減緩層級策略針對價值鏈包含營運據點、供應鏈、合作夥伴(廠商與加盟主)展開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並依據風險程度篩選重大關注議題訂定可衡量的管理目標,採取減緩行動,並公開揭露相關成果與利害關係人分享。 逐年分層級與風險依序完成檢核,每年公開改善成果。
要求價值鏈承諾避免在國際或國家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地區進行營運活動 ,價值鏈包含營運據點、供應鏈、合作夥伴(廠商與加盟主) 承諾營運據點、營運範圍的鄰近區域、供應鏈以及合作夥伴(廠商與加盟主) 與利害關係人活動應遵循零淨砍伐原則。
承諾在統一超商價值鏈包含營運據點、供應鏈、合作夥伴(廠商與加盟主)範疇中 ,公司將扮演積極角色,除委請第三方生態顧問協助改正、最小化或補償措施,降低生態資源的破壞外,在優先區域訂定朝向淨零損失(NNL)的目標。 承諾公司將扮演積極角色,參與社會造林活動,遵循零淨砍伐原則。
承諾積極與利害關係人進行生物多樣性議合確保統一超商與所有利害關係人共同朝向2050年達成正面淨值效應目標前進。 承諾公司營運據點與供應鏈於目標年達成零總砍伐原則。
承諾與利害關係人進行生物多樣性議和。
生物多樣性政策與零毀林供應商協議

統一超商承諾對於所有供應商進行「生物多樣性政策」與「零毀林」相關管理。2022年,統一超商於《統一超商暨轉投資事業協力廠商行為準則》。中新增「零毀林&生物多樣性」條款,加強原物料供應商對零毀林行動及對生物多樣性的重視。內容主要包含要求供應商不以燃燒、砍伐方式開墾森林、不向違反國際相關法令或破壞保育區及泥炭地之廠商採購商品、支持生物多樣性及維護農民及勞工權益等條款。已針對新供應商以新版合約簽約,未來將逐步擴展供應商之管理作為,攜手供應商合作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護與零毀林願景。

生物多樣性評估與減緩行動

評估流程與營運據點分級制度

為了有效開展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減緩行動,針對自身營運及鄰近區域範疇,統一超商建立了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流程,並整合至公司層級的風險管理流程中,亦在供應商風險評估中亦納入生物多樣性議題。為更加了解自身營運對於生物多樣性的依賴及影響,自2024年起,我們與外部環境顧問公司合作,並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永續暨生物專業專家團隊協助,依循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he Taskforce on Natur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TNFD)的LEAP方法學,針對位於墾丁國家公園周邊的門市,評估自身營運對生物多樣性之依賴及影響。為鑑別出不同風險等級之營運據點,統一超商根據風險分級定義將營運據點分為低、中、高風險區域,並優先針對中高風險之營運據點採取行動:

 

門市營運生物多樣性評估流程圖

生物多樣性風險等級定義及行動方案

風險等級定義及行動方案
等級 定義 行動方案
A 高風險 門市位於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及國家自然公園、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軸帶等區域,並且涉及保育類、臺灣紅皮書易危等級以上物種之重要棲地 若門市位於高商業價值區域且可能影響生物多樣性,建議縮小規模並邀請生態專家與顧問公司研擬對策,如遷址或放棄展店以降低生態衝擊。A 級代表當地有易受超商營運影響的物種,需專業評估其生態負面影響、社區正面效益及門市可操作空間,若三者皆符合,則升為 A+級(例如以生態概念店營運)
B 中風險 門市位於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及國家自然公園、國土生態綠網保育軸帶等區域,並無涉及保育類、臺灣紅皮書易危等級以上物種之重要棲地 實施環境級生態友善之裝潢或行動、生態教育與宣導措施,並定期舉辦相關宣導或活動以提高員工和顧客的環保意識
C 低風險 非上述關注區域,位於商業區或非生態敏感區域的獨立或街邊門市,對環境影響較小 門市可依循常規展店

 

評估結果

2024年統一超商對18間門市進行現場評估勘查,此次現勘評估涵蓋17間國家公園內門市及1間鄰近公園門市,其中10間門市位於「國土生態綠網」與「恆春半島海岸林保育軸帶」重疊區,另有3間門市鄰近保育軸帶。該區域生物多樣性豐富,評估各門市需強化環境管理措施,以降低對生態系統的潛在影響,促進永續營運。

 

項目 營運據點數量 營運據點面積 (公頃)
總營運據點 7,303 152.29
受生物多樣性影響評估的營運區域(評估) 18 0.35
具有潛在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營運區域(暴露) 18 0.35
影響生物多樣性的營運區域,並實施生物多樣性影響管理和監測系統(管理計劃) 3 0.00000006

 

鑒於評估結果,統一超商於2024年選定以下三間門市進行勘查及管理,這些門市均屬於中度風險等級,預計於未來展開後續行動方案。此外,針對專家現場探勘評估主要發現及減緩行動,請見2024年永續報告書4.1環境管理-生物多樣性管理段落。

 

門市 評估原因
鵝鑾鼻門市 鄰近知名景點鵝鑾鼻公園,周邊生態環境具多樣性
船帆石門市 緊鄰船帆石景點,位於海岸線陸蟹生態敏感區域
海豚灣門市 雖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外,但地理位置緊鄰國家公園,且門市腹地具備較大土地可利用性,納入抽查以強化生態風險的全面性評估
生物多樣性減緩階層
  • 避免:在新設店的流程中,統一超商導入生態自評機制,依據門市型態與區域分類,評估是否位於國土生態敏感區或保育類物種之重要棲地,預先識別並避開於高風險區域營運(詳見門市營運生物多樣性評估流程圖),從源頭降低生物多樣性衝擊。
  • 減少:對於既有門市,我們定期評估立地條件,若位於高風險區,將邀請生態專家研擬對策並實施生態補償;如無法避免衝擊,則考慮遷址、縮小規模或停止營運。新設立門市前皆須進行生態影響評估,確保不破壞原生棲地,並據此調整設計或施工計畫,以減少對生態之衝擊。
  • 再生:統一超商投資「永續農場」計畫,將門市的咖啡渣及剩食回收轉製成有機質肥,再施用於農作物上,從而推動土壤環境的再生。
  • 恢復:統一超商透過採購永續原物料,如FSC及PEFC認證的紙包材、具有雨林認證的咖啡豆原料等,確保我們所採購的原物料具較低環境影響外,亦可支持恢復該原物料的生態系統。(詳細管理措施請見2024年永續報告書3.4 永續採購)
  • 轉型:統一超商持續推動各項轉型計畫以降低營運對於生態系的衝擊,推出天素地蔬®系列蔬素食產品,2024年天素地蔬®產品銷售16,424,723個。,蔬素食相對葷食在整體溫室氣體排放較少,更有效利用土地與水資源,亦減輕溫室效應對環境之影響。此外,統一超商為提升大眾對於紫斑蝶保育意識,於鄰近紫斑蝶活動區域周遭的門市,設置與紫斑蝶保育相關的環境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