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能源管理
- 政策與承諾
有效的管理機制是建立在明確且一致的基準與認知上,統一超商制定「環境政策」、「能源政策」與「溫室氣體政策」,做為集團環境議題作為的指導核心,在此基礎之上,積極發揮統一超商影響力,落實綠色營運,實現永續地球的願景。
- 環境政策
「本公司矢至成為最卓越之零售業者,以提供生活上最便利之服務為宗旨,並善盡良好社會公民之責任」。依循《統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永續發展實務守則》,本公司針對營運活動所產生之環境議題,應由董事會轄下設置跨部門之「統一超商永續發展委員會」其轄下環境小組處理,並向董事會報告,相關議題制定及實踐環境政策時將納入外部利害關係人考量。本公司及其關係企業子公司,包含關鍵供應商及其他合作夥伴,承諾如下:
- 遵循環境保護法規,嚴禁任何危害環境品質的行為
- 持續改善環境績效,致力於改善周遭環境品質
- 珍惜使用資源,本於「物盡其用」的原則,提升資源回收再利用
- 推動廢棄物減量,基於「污染預防」的觀點,減少廢棄物產生的機會
- 考量產品及服務在研發、設計、製造、包裝、配送等生命週期環節的環境衝擊,減少資源耗用並提升資源使用效率
- 逐步形塑友善環境之價值鏈,選擇供應商和關鍵業務合作夥伴(包含但不限於合資夥伴、被授權夥伴、外包合作商等),於新專案開發以及企業併購的決策和流程,納入環境考量
- 關懷社區發展,經營永續社區關係
- 推廣環境教育,持續向員工與顧客宣導環境保護觀念,共同實踐保護環境的具體行動
- 設定短期與中長期的環境管理目標,積極減少從生產過程到配銷與物流價值鏈對環境的負面衝擊
- 響應《巴黎協定》升溫不超過1.5℃的全球氣候策略;亦不資助否認氣候變遷或遊說反對氣候法規的行為,承諾統一超商於2050年達成台灣門市營運的淨零排放目標
註:環境政策請詳「永續管理相關政策與文件頁面」
- 能源政策
我們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落實節能減碳行動成為公司營運策略中重要的核心價值。我們以門市作為節能減碳實踐基地,活用本身通路特性推動節能減碳,延伸節能效益發揮企業影響力。
我們承諾:
- 遵守政府能源法規,落實能源持續改善
- 擴大節能設計商店,開發販售節能產品
- 達成能源優化目的,創造企業永續發展
能源管理計畫 |
2024年管理行動 |
執行能源審查以辨識提高能源效率的機會 |
統一超商每季追蹤門市用電量,並設定每年門市 EUI 值目標,透過此方式對於具有節能潛力或用電異常的門市進行能源使用的審查,進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
節能相關的量化目標 |
門市用電密集度(EUI)值相較前一年減少占比0.5%,2024年績效EUI值增加5.75%
|
減少能源使用的行動 |
針對新設門市及既有門市設定能源管理要求,並導入門市節能減碳措施:
- 導入建築隔熱
- 招牌節能
- 燈具減量
- 減少開窗面積
- 採用變頻系統
- 使用LED燈具
- 導入節能風除室
既有門市則積極評估各項節能措施導入之可行性,並陸續汰換為高效能設備
|
評估降低能源消耗的進展 |
2024年統一超商門市透過節能專案成功節省 124,252,177度電相當於減少了間接排放 61,381公噸CO2e。
|
使用潔淨或綠色能源 |
統一超商已於亞萬門市導入太陽能發電系統,並於2023年起正式發電,持續擴大再生能源使用。
|
投資創新或研發以減少能源消耗 |
2024年統一超商投入於門市節能減碳措施,包含總投資金額為348,834,199元
|
為員工提供能源效率培訓,提高節能意識 |
針對門市人員及門市加盟主進行「門市節能減碳措施」溝通,2024年累積達245人時。
|
- 淨零與減排政策
統一超商作為地球村之一份子,重視能資源使用與環境衝擊,為善盡企業責任,不僅確實掌控及管理溫室氣體排放現況,並依據盤查結果,進一步推動節能減碳相關計畫,統一超商承諾於2050年在自身營運範圍內之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一與範疇二達成淨零。
包裝包材管理
統一超商為呼應減塑趨勢、回應外部關係人對於包裝包材議題之期待統一超商已提前布局,設有減塑小組主責管理,並採取積極行動,確保依循環境部的減塑法規,與消費者及供應商共同逐步減少塑膠用量,針對自有品牌商品包裝包材設定完整管理政策,目標於2030年前,自有商品包裝及物料於較2019年減少30%原生塑膠使用量,自有商品包裝及物料50%轉換為環保材質。統一超商更積極採取減塑管理行動,結合自有商品及其服務、物流及電商等各面向營運策略,以期達成2050年在營運範疇完全淘汰一次性其他塑膠的願景。
- 自有品牌商品包裝包材政策與承諾
- 考量環境、生態保護及落實永續經營,於原物料採購時優先考量具環保材質、認證包材及提出包裝輕量化減量設計者,並制定自有商品包裝包材之減量目標。
-
為進行源頭減量,減少塑膠使用,2028年前一次性其他塑膠占比低於10%:
- 門市不主動提供顧客吸管,不再免費提供提網,2024年提網減量至19.33噸塑膠,相較去年減少14.55%。
- 導入製冰機以降低冰塊的塑膠包裝袋使用量,2024年已導入3,952台製冰機,總計減少106.3佰萬個塑膠包裝袋,相當於減塑約212.5公噸。
-
統一超商與集團關係企業「統奕包裝」共同建置並開發循環容器服務,呼應『從生產製造一次性容器轉型至發展可重複使用』訴求:
- 響應法規導入「循環杯租借服務」,2024年導入店數達2,531店,優於目標設定之2,300店;自帶杯占比達20.91%,已達成今年度所設定之19%目標。
- 我們也鼓勵消費者多利用可重複使用之包材(或容器),現調飲品系列商品實施自帶杯獎勵金機制,如:持續響應環境部法規提供自帶杯省5元,且加碼每月1日CITY系列飲品自帶杯省7元優惠等活動。
- 2024年門市所使用的紙杯導入FSC紙包材認證、杯架為100%回收紙。
- 統一超商內部跨單位成立減塑小組,結合內部員工及外部供應商力量,推展包材減量策略、目標、行動方案並追蹤執行績效,且每季召開例會追蹤各項行動計畫執行。其耗費人力及測試資源(專案小組、研發、測試人力/原物料測試成本)每年約兩百五十萬元。減塑小組也透過顧問公司協助,以確實掌握外部競爭及業界資訊。
- 減塑目標
目標年 |
目標設定 |
2025 |
|
2028 |
- 一次性使用的其他塑膠占比低於10%
- 全面淘汰購物用塑膠袋、塑膠吸管(註)
|
2030 |
- 自有商品包裝及物料於較2019年減少30%原生塑膠使用量,自有商品包裝及物料50%轉換為環保材質
|
2050 |
|
註: 配合環境部政策,統一超商已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外用吸管及不織布提網,此目標係針對民眾主動索取吸管或購買購物用塑膠袋及不織布提網,未來將不再提供或替換非塑膠材質。
- 減塑管理行動
統一超商在減塑行動上,以「源頭減量」、「創新包材」、「鼓勵自帶」等三面向著手,統一超商自2019年起開始投入減塑行動,2020年起成立減塑小組統整與減塑相關之策略,我們從自有商品與服務的一次性塑膠減量著手,重新設計產品包裝減少塑膠用量、導入認證紙材質及再生塑膠的使用,並結合消費優惠鼓勵減少一次性容器使用。此外,統一超商於2022年更整合集團建立「OPEN iECO循環杯租借系統」,並於2024年底達成共2,531店導入,期許在提供便利服務之餘亦能創造環境雙贏的結果。
一次性塑膠減量-可重複使用購物袋、一次性餐具及鮮食塑膠包裝減量
【說明】
- 重複使用的100%再生塑膠購物袋
- 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
- 鮮食包材減塑
【案例】
- 統一超商於2024年九月推出「100%再生PE塑膠購物袋」,該購物袋是採用95%再生塑膠及5%牛奶空瓶回收塑膠再製而成,銷售約71.3萬個環保購物袋,預估可減少202.2噸塑膠使用
- 2024年塑膠一次性湯匙及叉子總使用量為較2023年減少減少6.26%
- 統一超商更積極與供應商共同研究鮮食包材減塑解方,我們持續擴大導入紙餐盒使用,於2024年減少約91.37公噸塑膠
提升可重複使用的包裝 - 循環杯租借系統及自帶杯優惠
【說明】
- 門市設置「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減少一次性飲料杯使用
- 提供優於法規的自帶杯優惠
【案例】
- 2024年統一超商循環杯租借服務據點共計2,531店,優於法規要求,為單一通路最具規模的循環杯租借服務
- 透過多元的推廣活動的努力,2024年中銷售約102.4佰萬杯,減少約112.72公噸的塑膠用量
提升可回收包材使用
【說明】
【案例】
- 全面將茶葉蛋盒PLA汰換成可回收之PET材質
- 咖啡杯杯蓋改為PET材質
- 鮮食加熱型商品容器均使用PP材質
升級回收機制
【說明】
- 門市設置「高效智慧回收機」與回收專區,不僅提升回收量,亦確保資源可回收再利用
【案例】
- 高效智慧回收機:2024年持續擴大規模,總累積裝機數達246台,累積回收寶特瓶2,317萬瓶、廢電池520萬顆。2025年將持續擴大回收機設置,目標為累積380台
研發投入於減塑解方
【說明】
- 統一超商內部跨單位減塑專案推動小組,推展包材減量策略、目標、行動方案並追蹤執行績效其耗費人力及測試資源(專案小組、研發、測試人力/原物料測試成本)每年約兩百五十萬元
使用回收再製材質
【說明】
【案例】
- 門市垃圾袋100%使用再次回收料
- 由再生紙製成的紙杯架
- 使用回收塑膠(Recycled PET, rPET)的食品容器,已於特定品項包含:薯泥鮮蔬蛋沙拉、日本豆皮壽司及鮪魚肉鬆雙手捲等商品,採用含30%再生塑膠之包裝
- 2021-2024年塑膠包材用量
- 2021-2024年非塑膠包材用量
註:
- 統計範圍為統一超商自有品牌商品本身包裝、門市販售及服務之用品及物流配送使用之包裝。塑膠包材統計涵蓋100%自有品牌商品;非塑膠包材統計涵蓋100%之自有品牌商品。
- FSC認證項目為冷藏飲品、門市供應之免洗筷、咖啡調棒;PEFC項目為紙碗;回收紙項目為紙杯架。
廢棄物及剩食管理
- 政策與承諾
因便利商店服務型態所產生的廢棄物主要包含生活垃圾與剩食,廢棄物管理已漸成為統一超商無法迴避的重要議題,為有效管理營運所產生的廢棄物,統一超商制定《統一超商廢棄物及剩食管理政策》,制定中長期目標、管理策略及減量行動:
廢棄物管理計畫 |
2024年管理行動 |
藉由廢棄物稽核鑑別改善廢棄物績效的機會 |
統一超商每年針對廢棄物進行數據統計及稽核,藉此了解主要廢棄物的產生途徑與門市營運息息相關,包含門市服務所產生的食品廢棄物及一般生活垃圾,除自身營運廢棄物外,我們亦重視價值鏈上游鮮食商品代工廠之廢棄物管理,定期統計代工廠的剩食產生量並追蹤處理方式,以掌握剩食情況。根據廢棄物相關統計數據且考量食品零售業的產業特性,將廢棄物減量方向聚焦於剩食及包裝包材管理
|
廢棄物減量行動 |
- 便利環保回收平台:回收PET寶特瓶、乾電池、廢3C
- 門市設備整新再利用:新裝潢及關店門市的冷氣機、冰箱、關東煮機台、微波爐等設備進行回收,入場診斷、清洗、修復
- i珍食:提供鮮食賞味期限前8小時享65折優惠,減少剩食
其他廢棄物減量行動請參考2024年永續報告書4.4 剩食與廢棄物管理
|
設定廢棄物減量的量化目標 |
- 剩食:承諾2030年剩食減半目標(以2019年為基準年之門市端及工廠端之剩食廢棄量)
- 廢棄物:2028年前,每家門市廢棄物清運量減量45%;2024年減量20%;2025年減量20%(以2019年為基準年)
|
以減少廢棄物為目的研發投入 |
統一超商推動包裝包材減量策略、目標及行動方案,每年投入減塑相關之人力及測試資源約為兩百五十萬元。我們也持續導入循環經濟行動以達成廢棄物減量,包含:i珍食計畫及系統導入,發展循環杯及循環包材服務、設置高效智慧回收機,並提供獎勵機制鼓勵消費者資源回收等,未來與其相關之研發投入請參考《統一超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
|
為員工提供減少廢棄物教育訓練 |
- 全體員工及門市加盟主進行「減塑數位課程」,2024年累積達16.32人時
- 門市人員與加盟主參與「門市資源回收與咖啡渣再利用」教育訓練,2024年累積達5,463.83人時
- 門市全員進行「咖啡品保與原物料管理之吸管限塑相關使用規定、鼓勵使用環保杯」教育訓練,2024年累積達1,294人時
|
整合回收計劃以減少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廢棄物 |
統一超商藉由提供 OPEN iECO 循環杯使現調飲品杯子及杯蓋可以回收再使用,以減少一次性紙杯產生;透過永續農場計畫回收咖啡渣及門市即期鮮食,以減少剩食浪費及送往垃圾掩埋場的可能
|
經獨立第三方認證掩埋廢棄物分流率 |
統一超商2024年廢棄物產生總重量為64,467.80 公噸,其中衛生掩埋的重量為4,209.73公噸(註1),其餘分流處置方式為動物飼料/堆肥、焚化(含能源回收)、回收處理,統一超商掩埋廢棄物分流率大於 95%。(註2)
|
註(1):廢棄物總重量、衛生掩埋廢棄物重量於2024年永續報告書公開揭露。2024年永續報告書通過 SGS 驗證 AA1000 type 2高度保證等級查證
註(2):掩埋廢棄物分流率計算:分流之廢棄物總重量/(分流之廢棄物重量+掩埋廢棄物重量)x 100%,計算出統一超商掩埋廢棄物分流率大於 95%。
- 剩食管理
統一超商在2020年承諾2030年剩食減半目標(以2019年為基準年之門市端及工廠端之剩食廢棄量),詳細盤點對於食品廢棄物流向之掌握,並於2021年起推行四項管理指標,分別為:鮮食報廢率逐年下降、代工廠生產損耗下降、物流作業耗損下降,及門市剩食回收率上升。並持續在生產、訂貨配送、零售等三個階段,規劃剩食減量及降低食材耗損專案,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 i珍食升級,應用科技減少剩食
作為零售業的領導品牌,統一超商致力於減少食物浪費的問題。2022年推出i珍食地圖的功能,結合APP方便消費者查詢i珍食商品庫存情形,藉以提升消費者響應i珍食之便利性,2024年透過i珍食共避免17,866.94公噸剩食產生,較2023年成長4,143.63公噸;除攜手消費者共同為惜食努力外,2024年我們執行鮮食效期延長的計畫,運用新技術延長鮮食類商品的效期,如使用高溫後殺設備與特殊材質封膜,以減少庫存過多所造成的食物浪費。
- 咖啡渣循環再生計畫,推動綠色循環
統一超商為推動循環經濟與資源再利用,2024年推動「咖啡渣循環再生」計畫,將門市營運之咖啡渣轉化為機能性布料與鞋材。透過門市系統化回收機制,回收的咖啡渣進行創新加工,並推動一系列回收再利用的產品,向年輕消費者傳遞綠色時尚與環保理念。2024年藉由本計畫推動咖啡渣再利用,響應人次達萬人,回收量達1.064公噸,並拓展應用範圍以提升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
- 永續農場,友善環境飲食新選擇
統一超商自2023年啟動「永續農場」循環再生計畫,以「一杯咖啡友善土地」為出發點,透過門市系統性回收即期、已開封或不良報廢品及咖啡渣,並與農業生技團隊合作,利用黑水虻自動化養殖設備,將其轉製為安全無毒的有機質肥料,應用於契作農田。2024年永續農場畫持續擴大規模,結合特定門市回收咖啡渣及食品廢棄物,並透過農業生技技術轉化為有機質肥料以栽種蔬果,合作範圍擴大至四家農特產品廠商,提升農作物產量,2024年共回收3.5公噸咖啡渣,並轉換成肥料使用於契作農田,生產高麗菜、香蕉及玉米等作物,並回流至門市販售,讓更多消費者參與並支持永續飲食,進一步落實資源循環與環境友善的目標。
- 廢棄物管理
統一超商產生的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屬於環境部公告的一般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並無任何有害事業廢棄物,其中大宗廢棄物的產生途徑與門市營運息息相關,包含上游鮮食代工廠的營運廢棄物、門市服務所產生的一般廢棄物(食品廢棄物、一般生活垃圾等)以及門市逆物流回收機制所產生之資源回收物等。因此,統一超商設定明確的廢棄物減量目標,每年持續追蹤績效。2024年為反映減量計劃的可行性,我們針對廢棄物減量目標進行重新審視,針對原先的減量目標進行調整,將目標調整為:於2028年前,門市單店廢棄物清運量將下降45%;2024年目標為門市單店廢棄物清運量下降20%(以2019年為基準年)。統一超商於整體廢棄物管理策略遵循3R原則,透過減量(Reduce)、回收(Recycle)與再利用(Reuse),最少化不可回收廢棄物,在自身營運方面,我們關注塑膠的難以分解特性對環境所帶來的衝擊,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從「源頭減量」、「創新包材」、「鼓勵自帶」三面向著手,並擴大推動門市回收機制,逐步降低對一次性塑膠的依賴,並確保自有營運廢棄物妥善處理,我們也積極關注價值鏈下游之廢棄物,發揮多據點的特性,將「便利」與「回收」行動有效結合,透過高效智慧機回收寶特瓶,協助民眾回收資訊類廢棄物,推動廢棄物資源化,善盡社會責任。
- 便利環保回收平台
統一超商運用與民眾生活緊密結合的特性,協助回收民眾資訊類廢棄物,包含廢乾電池、廢筆電、廢光碟片、廢手機及廢旅座充等,為鼓勵民眾多加利用便利商店進行回收,統一超商配合提供3-120元不等的商品抵用金額。此外,統一超商自2022年起導入可同時回收PET寶特瓶以及乾電池的「高效智慧回收機」,2024年持續擴大規模,總累積裝機數達246台,累積寶特瓶回收數量達2,317萬瓶、廢電池回收達520萬顆,後續委由專業大廠製作再生材料,可再製成門市制服或商品回到超商販售;同時,統一超商亦與寶特瓶大廠合作,在中南區及離島建構「從瓶到瓶」循環回收系統,將回收寶特瓶透過專業技術再製為全新寶特瓶,打造綠色再生供應鏈。
- 門市設備再利用
統一超商為了提供最便利的商品與服務,仰賴機台設備之多元配置與服務量,有感於設備的耗損報銷造成極大環境負荷,我們善加利用本身靈活調度與門市基數大的特性,成立設備整備中心,建構完善的回收機制,以系統化方式回收來自重新裝潢或關店門市的冷氣機、冰箱、關東煮機台、微波爐等設備。所有回收設備經入場檢測、清洗與修復後重新投入使用,不僅提升設備利用率,亦有效減少資源浪費與廢棄物產生,同時也節省設備購置的費用支出。2024年整新再利用機台種類達到34種,總數達2,803台,也藉此節省設備購置費用達93,712,458元。
水資源管理
- 水資源管理計畫
連鎖便利商店營業型態,在提供消費者各項商品與服務的過程中,會直接或間接受到供水穩定及水質的影響,尤其在水資源供給緊張的地區,如何降低自身營運對當地水資源的影響衝擊是統一超商在整體營運價值鏈中相當重視的一環。
水資源管理計畫 |
2024年管理行動 |
用水評估以鑑別提高用水效率的機會 |
統一超商每年進行營運據點的水資源使用盤點,進一步篩選重要的用水熱點,2024年統一超商總取水量為4,092,852.30度,總耗水量為143,591.52度,統計範疇包含門市、總部、商場以及區辦公室。 根據用水評估結果顯示,我們的用水主要用於門市的現調飲品與清潔使用,目前已導入省水與RO循環設備以節約用水,並投入資源提升用水效率
|
節水行動 |
統一超商的節水行動包含:
- 營運據點導入省水設備,如:省水水龍頭與省水馬桶等
- 部分門市導入RO 逆滲透水回收設備與雨水回收再利用設備
- 建立營運據點異常漏水維修與及時通報機制,降低因漏水造成的水資源浪費,2024年合計完成3,852次的漏水維修
|
改善廢水水質行動 |
由於產業特性,統一超商的排水為生活廢水,因此廢水排放管理會以依循國家水污染管理法規為原則,相關的廢水水質改善行動包含
- 確保門市設置於建築物污水處理設施功能正常區域,避免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 若門市設有化糞池設施,將定期清理化糞池以確保化糞池的污染去除效率,進一步降低生活污水對環境的污染
|
設定減少用水量的相關目標 |
統一超商承諾以2019年為基準年,扣除現調飲品相關耗水量,每年單店實際用水量較基準年下降1%,至2025年較基準年減少5%
|
水資源回收措施 |
目前門市的用水設備皆導入省水水龍頭與省水馬桶,此外亦在門市試點進行RO逆滲透於水再利用與雨水回收措施,回收水將回用至門市清潔使用
|
節水/水資源相關員工教育訓練或內部宣導 |
統一超商透過定期與員工、門市進行節約用水的宣導,2024年以進行8,925人時的教育訓練
|
- 供應商水風險暴露
統一超商持續監控並評估其關鍵物料之供應商的水資源壓力狀況,以防止和減輕供應鏈中斷。我們針對主要農產品,如玉米、棕櫚油、大豆、糖、米、牛肉及豬肉等農產及動物產品原物料定期進行缺水風險評估,採用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RI)的水資源風險評估工具(Aqueduct Water Risk Atlas),每年定期評估供應商生產設施及位置的總體水資源壓力,識別農產原物料生產位置是否位在水資源壓力的高風險區域。2024年分析顯示,僅有一間牛肉養殖場位於高壓力地區,占牛肉採購比例之5.56%,水風險農產原物料採購金額占總採購金額約2.34%,其餘原物料生產位置皆無位在水資源壓力區域。
- 供應商水風險管理行動
統一超商針對供應商水風險管理行動,主要為以下三項:
風險項目 |
管理行動 |
與用水量及水質有關的水風險 |
- 防止缺水風險:為生鮮食品供應商制定指導方針,以幫助供應商應對政府宣布的限水政策,也著重提升供應商的水資源管理能力,促進節水、防止缺水期間的供應中斷
- 避免水質風險:要求供應商按照食品安全相關法規標準對食品生產過程中的水質進行檢測。非生鮮食品供應商的關鍵一階供應商,則藉由定期評估和諮詢確保供應商遵守與水相關的環境和食品安全法規,亦要求使用市政用水的供應商確保水質。若供應商僅能使用地下水,亦制定水質標準和水管理流程,以確保這些供應商在生產中使用安全用水
|
與政策變化和水價有關的水風險 |
- 法規監管:為盡可能降低法規變化或價格結構調整帶來的風險,法務部門會定期監控用水相關的法規變動。若出現任何可能影響公司或供應商的變化,法務部門將通知營運、品保、採購等相關單位。採購部門將與關鍵一階供應商緊密合作,以確保對採取對應策略。2024年透過供應商評鑑完成50家自有商品食品類供應商的稽核,確保其遵守統一超商水資源管理相關的規範,依照前述評估結果顯示供應商皆符合統一超商對水資源相關的規範與要求,並不會產生與政策變化和水價有關的水風險
|
與利害關係人衝突有關風險 |
- 定期進行《供應商行為準則評估》:在行為準則中要求供應商的環境、社會及治理表現,要求供應商依循當地法規,控制水污染的影響,排放污水前應進行分類、監測、控制和處理,並致力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統一超商定期進行供應商評估,以確保合法用水和管理廢水,並降低利害關係人衝突的可能性
- 定期進行供應商培訓:2024年進行水資源管理供應商行為準則訓練,要求172間原物料供應商、29間代工廠完成培訓,亦派駐檢查員,確保供應商完全遵守水污染控制法規和食品安全水質要求。為避免供應商因用水或水污染與當地社區發生衝突,統一超商透過內部平台和定期會議,對有獨家合約的供應商進行職業安全與健康、環境或商業道德相關培訓
- 提供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管道:設有「利害關係人溝通專區」透過線上回饋表單,持續與所有利害關係者溝通,並定期管理供應商的申訴紀錄,接收來自供應商與附近社區的回饋與建議。如果在水資源緊張地區的供應商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發生衝突,我們將採取適當行動解決可能影響公司營運的衝突,並與利害關係人保持良好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