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商永續發展

Skip Navigation Links首頁 > 環境友善 > 資源有效利用

資源有效利用

人口成長以及現代人對於便利性與生活品質的追求,加速自然資源的消耗,加之氣候變遷導致地球自然環境脆化,目前全人類利用自然的速度是地球生態系統再生速度的1.6倍(註),意即人類超支使用了1.6顆地球。即使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致使全球經濟活動下滑,但是許多研究顯示,對於自然資源的耗用僅短暫減緩,整體趨勢仍然持續惡化。身為提供民眾日常便利生活的第一線企業,我們責無旁貸,需要採取積極的作為減少資源浪費並積極提升使用效率。

註:根據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研究結果。

 

減量、回收、再利用

統一超商對於減少資源浪費的管理,從四大方向著手─包裝與包材、剩食、廢棄物與水資源,透過減量、回收與再利用3R原則,有效使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

  • 包裝與包材管理

  • 惜食管理

  • 廢棄物管理

  • 水資源管理

包裝與包材管理

2019 年減塑風潮呼應聲量高漲,延續至2020年雖然在疫情紛擾下延遲全球減塑議程,但利害關係人對塑膠污染的關注並未減弱,各界更是放大檢視與民眾日常生活最緊密的超市、超商及量販等通路的包裝與包材塑膠使用情形,統一超商2020年啟動減塑元年,推展包裝與包材減塑策略、目標、行動方案並追蹤執行績效。

 

包裝包材影響力

議題管理涵蓋比例達100%業務活動範疇

利害關係人類型 供應商 消費者 社會
正負面影響 正面影響:
  • 與供應商合作開發創新包材,創造供應商的新商機。
  • 統一超商提高FSC認證包材採購比例,引導供應商轉型。
正面影響:
  • 智能循環包材回收網絡專案:消費者可以在統一超商一站完成循環包材寄件、收件、回收3大流程,減少消費者處理時間,提升方便性。
  • 消費者使用環保杯能夠獲得統一超商提供的5元的消費回饋金。
正面影響:
  • 將統一超商門市回收的寶特瓶之PET寶特瓶紗,委由零廢棄時尚社會企業「Story Wear」設計再生、循環再製,設計出「刺蝟愛抱包」、「星月小掛包」兩款永續商品;並交由腦麻家庭照顧者100%手工製作,消費者可透過全台門市或預購網站購買商品,為腦麻家庭打造就業機會,募得款項持續支持腦麻兒就業計畫。
    負面影響:
  • 為促進包裝包材環境永續,供應商需增加投入研發之成本。
    負面影響:
  • 為減少塑膠使用而調整包裝包材的材料,以及鼓勵使用環保用具,導致消費體驗變差(例如降低消費者便利性、產品使用困擾、薄化產品可能導致產品使用時間和穩定性較差(例如杯子軟化、溢出等情況)
量化產出 2022年統一超商培植供應商包材新技術家數共2家。
  • 2022年設置29間循環包裝袋回收站點(統一超商合作門市),網購回收包材使用次數達305次。
  • 至2022年年底,已成功將機台佈建於50間統一超商門市,已有近4萬人次實踐回收行動,回收寶特瓶與乾電池數量合計超過40萬個。
  • 2022年於循環杯及自帶杯的推動上,共投入2.28億元。
  • 門市回收的寶特瓶、鮮乳空瓶,委由零廢棄時尚社會企業「Story Wear」設計再生、循環再製的數量約3.2萬個、重量約7噸。
  • 製作永續商品(包包)的腦麻家庭數量共20組、人數超過150人。
量化影響力 2022年共與2家供應商合作,提升供應商經濟扶植規模超過12億元。 透過自帶杯及回收機制專案的推動,我們致力於提升回收便利性,以及促進消費者對減塑和減少廢棄物理念的認知和行動。2022年自帶杯比例自2021年的6.29%提升至12.18%(約可減少58.8公噸一次性塑膠)。 透過參與製作「Story Wear」永續產品,2022年共有20個腦麻家庭提升其生活品質,共增加200萬元的家庭收入。

- 自有品牌商品包裝包材政策與承諾

  • 考量環境及生態保護,及落實永續經營,於原物料採購時優先考量具環保材質、認證包材及提出包裝輕量化減量設計者,並制定自有商品包裝包材之減量目標。
  • 為進行源頭減量,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並鼓勵消費者多利用可重複使用之包材(或容器),門市主動不提供顧客吸管,並針對現調飲品系列商品實施自帶杯獎勵金機制,如提前響應環保署法規提供自帶杯省5元,且加碼每月1日CITY系列飲品自帶杯省7元優惠等活動。
  • 建立回收機制,導入「循環杯租借服務」。
  • 2022年於冷藏飲料商品100%導入FSC認證包材。
  • 於2022年度測試FSC認證紙套包材,預估2023年度導入認證包材(紙杯及紙套等)於現調飲品系列商品中。
  • 杯套及杯架等包裝包材採用部分回收再製材質。杯套為65%回收紙;杯架則為100%回收紙
  • 導入製冰機以降低冰塊的塑膠包材使用量。
  • 統一超商內部跨單位減塑專案推動小組,結合內部員工及外部供應商力量,推展包材減量策略、目標、行動方案並追蹤執行績效,並定期召開例會追蹤各項行動計畫執行。其耗費人力及測試資源(專案小組、研發、測試人力/原物料測試成本)每年約兩百五十萬元。
  • 統一超商與集團關係企業「統奕包裝」共同建置並開發循環容器服務,呼應『從生產製造一次性容器轉型至發展可重複使用』訴求;減塑小組也透過顧問公司協助,以確實掌握外部競爭及業界資訊。

 

- 減塑目標

目標年 目標設定
2021 持續推動FSC認證包材,目標2021年相關產品之FSC認證包材占比提升至60%。(2021年目標已達成)
2023
  • 一次性使用的其他塑膠占比低於20%
  • 預計2024年將128.77噸紙材轉換為FSC紙材
2028
  • 一次性使用的其他塑膠占比低於10%
  • 全面淘汰購物用塑膠袋、塑膠吸管(註)
2050 完全淘汰一次性使用的其他塑膠(0%)

註: 配合環保署政策,統一超商已不主動提供塑膠袋、外用吸管及不織布提網,此目標係針對民眾主動索取吸管或購買購物用塑膠袋及不織布提網,未來將不再提供或替換非塑膠材質。

 

- 減塑管理行動

統一超商以「源頭減量」、「創新包材」、「鼓勵自帶」等三面向著手,從自有商品與服務的一次性塑膠減量開始,積極與供應商合作開發創新包材,並結合消費優惠鼓勵減少一次性容器使用,2022年更整合集團建立「OPEN iECO循環杯租借系統」的循環租借杯模式,並導入「高效智慧回收機」以擴大回收機制,期許在提供便利服務之餘亦能創造環境雙贏的結果。

 

一次性塑膠減量-包材減量

【說明】

  • 包裝採輕量、少塑設計
  • 鮮食包材減重
  • 門市服務耗材與餐具減重及變更材質
  • 蔬果生產階段減塑

【案例】

  • 熱狗堡:塑膠盒-->紙盤+外膜,減塑80%
  • 燴飯與涼麵包裝盒厚度平均減少約3%
  • 三明治塑膠包裝減重12~16%
  • 一次性餐具減重16%
  • 交貨便服務單專用袋改為標籤貼紙、寄件袋減重15%,並推出可生物降解寄件袋
  • 與統一企業合作推出台灣第一支無瓶標礦泉水
  • 塑膠叉子減重29%
  • 茶葉蛋袋規格減少5%尺寸
  • 香蕉套袋改用紙包材
  • 吸管之BOPP膜改為紙包裝
  • 關東煮碗之PE淋膜塑料佔比降低
  • 輕食便當導入紙盒後平均減少約55.3%塑膠輕食便當包裝塑膠

可回收包裝

【說明】

包裝使用可回收材質

【案例】

  • 咖啡杯杯蓋改為PET材質
  • 鮮食加熱型商品容器均使用PP材質

門市服務減塑及循環使用

【說明】

  • 門市導入製冰機,減少冰塊包裝包材
  • 與地方政府及新創團隊合作,提供優惠鼓勵消費者採用可重複使用包裝
  • 環保購物袋銷售

【案例】

  • 2022年開始於部分門市導入製冰機,以減少塑膠及紙/木包材
  • 網購循環:配客嘉
  • 易提網可重複使用
  • 環保購物袋銷售

升級回收機制

【說明】

門市設置「高效智慧回收機」與回收專區,提升同體積下的回收量外,也確保可回收物資重回循環

【案例】

高效智慧回收機:回收寶特瓶與乾電池數量已超過40萬個。

循環杯租借系統及自帶杯優惠

【說明】

  • 門市設置「OPEN iECO循環杯還杯機」,以減少一次性飲料杯的造成的環境污染
  • 提供優於法規的自帶杯優惠

【案例】

  • 2022年循環杯服務導入500店,將會持續擴大服務門市。
  • 2022年自帶杯比例提升至12.18%。

使用回收再製材質

【說明】

  • 2021年5月起,門市垃圾袋100%使用再次回收料
  • 回收寶特瓶再製為公益商品
  • 由再生紙製成的杯套及杯架

研發投入

【說明】

  • 與供應商攜手共同研發包裝減重與新材質導入
  • 2020年成立減塑推動小組,定期召開例會並編列相關預算

減塑推廣

【說明】

打造離島減塑未來店,打造多樣「減少一次性垃圾」方案。

【案例】

在蘭嶼兩間門市打造離島減塑未來店,以「裸賣、大包裝、替代材質」三大原則,為離島地區量身打造「減少一次性垃圾」方案。

 

- 2019-2022年塑膠包材用量

 

- 2019-2022年非塑膠包材用量

註:

  • 統計範圍為統一超商自有品牌商品本身包裝、門市販售及服務之用品及物流配送使用之包裝。塑膠包材統計涵蓋100%自有品牌商品;非塑膠包材統計涵蓋100%之自有品牌商品。
  • 2022年新增冰塊包裝的包材(包含塑膠及紙/木包材),數據同步追溯至2019年。
  • 2022年新增現萃茶葉金屬包材,數據同步回溯至2021年。
  • 2022年於冷藏飲料商品100%導入FSC認證包材。
  • FSC認證包裝包材使用項目:冷藏飲品、門市供應之免洗筷、咖啡調棒、OURS刊物。

惜食管理

因便利商店服務型態所產生的剩食,已漸成為統一超商無法迴避的重要議題。統一超商在2020年宣布2030年剩食減半的目標,並自2021年推行四大策略方針,分別為:鮮食報廢率逐年下降、代工廠生產損耗下降、物流作業耗損下降,及門市廚餘回收率上升,持續在生產、訂貨配送、零售等三個階段,規劃剩食減量及降低食材耗損專案,以減少廢棄物的產生。
詳細惜食作為,請參考永續專欄—惜食管理

 

- 剩食管理影響力

議題管理涵蓋比例達98.39%業務活動範疇

利害關係人類型 供應商 環境 消費者
正負面影響 正面影響:
  • 訂單由預估生產轉為接單生產,精準掌握生產量,可減少供應商的投入和處理成本。
  • 各品項集中生產可減少供應商原料浪費。
  • 將生產後的格外品轉為員工餐,或將成品、半成品轉售予廠內員工認購的方式來降低食物浪費,使供應商員工得以用較低的價格獲得相關產品。
正面影響:
  • 統一超商減少處理剩食所耗費的資源,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進而減輕溫室效應對環境之影響。
正面影響:
  • 統一超商身處零售業,與人們(消費者)的飲食緊密扣合,透過i珍食的推動,消費者可以獲得價錢較便宜的外食選擇,消費者的支出能夠減少,也可以促進消費者對剩食管理的認識。
    負面影響:
  • 如統一超商剩食管理不當,會導致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進而加重溫室效應對環境的影響。
量化產出 2022年鮮食報廢重量較基期2019年下降的重量達2,717公噸 2022年i珍食的銷售量達2,379佰萬元
量化影響力 供應商透過與統一超商的合作,減少其原料耗損。2022年相較2019年的鮮食代工廠餘料報廢及高估報廢,總共減少損耗金額(提升供應商經濟效益)約為1200萬元 透過建置減少剩食生態系統,統一超商有效減少剩食的處理需求,同時改善大眾飲食文化,進而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減少碳的社會成本,實現更永續的未來。據統計2022年可以減少約47,541美元的碳社會成本。 i珍食專案的推動目標是提高消費者對剩食管理議題的認識和意識,並鼓勵消費者減少食物浪費。透過宣傳、教育和資源提供,專案促使消費者在日常生活中採取行動,實踐減少食物浪費的理念。2022年相較2021年購買i珍食的人次數成長12,753,051次(成長率達72%)。

廢棄物管理

統一超商產生的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屬於環保署公告的一般廢棄物及一般事業廢棄物,並無任何有害事業廢棄物,其中大宗廢棄物的產生途徑與門市營運息息相關,包含上游鮮食代工廠的營運廢棄物、門市服務所產生的一般廢棄物(食品廢棄物、一般生活垃圾等)以及門市逆物流回收機制所產生之資源回收物等。統一超商於整體廢棄物管理策略遵循3R原則,透過減量、回收與再利用,最少化不可回收廢棄物,除掌握廢棄物產生量與確保妥善處理外,亦將「便利」與「回收」行動有效結合,發揮多據點的特性,協助回收民眾資訊類廢棄物。

 

- 便利環保回收平台

統一超商將「便利」與「回收」行動有效結合,發揮多據點的特性,協助回收民眾資訊類廢棄物,包含廢乾電池、廢筆電、廢光碟片、廢手機及廢旅座充等,為鼓勵民眾多加利用便利商店進行回收,統一超商配合提供3-120 元不等的商品抵用金額,收取的可回收廢棄物,再結合我們密集、完善的物流業者門市運輸配送流程,將門市回收的物品經逆物流系統集中後再進一步分類處理。此外,總部大樓也持續落實資源分類回收。

 

- 門市設備再利用

統一超商為了提供最便利的商品與服務,仰賴之機台設備更多元、更大量,有感於設備的耗損報銷造成極大環境負荷,我們善加利用本身靈活調度與門市基數大的特性,成立設備整備中心,透過回收體系將重新裝潢及關店門市的冷氣機、冰箱、關東煮機台、微波爐等既有設備進行回收,入場診斷、清洗、修復後重新回到線上使用,降低資源浪費及廢棄物產生,同時也節省設備購置的費用支出。

水資源管理

連鎖便利商店營業型態,在提供消費者各項商品與服務的過程中,會直接或間接受到供水穩定及水質的影響,尤其在水資源供給緊張的地區,如何降低自身營運對當地水資源的影響衝擊是統一超商在整體營運價值鏈中相當重視的一環。統一超商所有營運據點均使用自來水,除現調飲品用水外,整體用水量以門市清潔為最大宗。未來門市將規畫實施RO逆滲透餘水再利用,將RO逆滲透過濾過程中浪費的餘水從排水管線取出、接回水塔,可作為簡易水龍頭洗滌、大樓清潔及浴廁沖洗用,未來我們將持續追蹤用水量的變化,以作為未來目標設定與用水管理的參考依據。

 

總部大樓雖然用水量占比較少,但我們以身作則,密切觀測年度用水量作為內部管理指標,透過節水行動持續減少用水,例如:導入降低廁所與茶水間的水龍頭出水量並加裝省水器、裝設小便斗節水器、調整馬桶最適出水量、減少植栽噴灌頻率等。